4月3日,陜西有色金屬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吳群英赴黃陵縣碳硅新材料一體化項目現場調研,與延安市、黃陵縣政府召開專題推進會,圍繞園區建設堵點破題、現代企業治理體系構建等展開全面部署,錨定“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”目標,全力打造全國新材料產業示范園區。
政企協同攻堅 疏通建設動脈
針對項目用地清表、管網遷改等關鍵環節,明確“三級聯動+時序管控”機制,倒排時間完成化工園區搬遷認定及高性能材料板塊地面清表、打通工業硅板塊施工通道、實現全園區地塊交付。地方政府還需配合企業建設的進度,協調落實綠電指標等工作,企業同步編制能評方案,構建清潔能源供給體系,各項工作并行施工,盡最大可能縮短工期。
對標現代企業 重構治理范式
吳群英提出,碳硅新材料公司要以“治理現代化”為核心,構建三大標桿體系,一是盈利與創新雙驅動。嚴格實施“六同步”,確保各業務單元盈利,重點培育高附加值新產品,2026年前實現園區整體盈利。二是建立“研發儲備池”。要求各板塊配備獨立技術團隊,每年研發投入占比不低于營收的5%。對標“五個現代化園區”,即高新材料、經濟循環、綠色低碳、智能化、美麗園區,引入數字孿生技術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管控。筑牢“合規建設四道防線”工程,手續100%合法完備,將廉政建設嵌入招投標等12個關鍵環節,建立重大項目“雙報告”制度,即建設前報備、變更前報批。三是文化與制度雙融合。推行“文化先行戰略”,將“合規、創新、協同、綠色”理念融入管理制度。實施“管理質量雙提升”行動。業務端對標全球碳硅材料企業技術標準,管理端嚴格執行集團“項目全生命周期管控”。
筑牢安全基底 激活機制效能
一是劃定三條治理紅線,即構建生產安全零事故、政治安全零風險、經營安全零違規。二是溝通法則,即政企聯合建立“信息分級共享機制”,協同開展工作。三是效能標準,2025年底前建成園區智慧管理平臺,關鍵設備數控化、能耗指標優于國標水平。
作為陜西省“十四五”新材料產業重點工程,碳硅新材料產業園計劃總投資117億元,總占地約1400畝,項目完全建成并達產后,預計年均實現產值242億元,利稅約41億元。產業項目致力于空天、軍工等高端制造領域的“國產替代”和“卡脖子”類尖端材料的研發制造,產品包括高性能碳纖維增強陶瓷基摩擦材料、陶瓷基復合材料、碳化硅纖維、中間相瀝青基碳纖維、高壓儲氫氣瓶、低空飛行器儲氫容器、復合材料結構件等,共涉及12小類30余種主要產品。此次政企協同攻堅,標志著陜西有色金屬集團在戰略性新材料領域邁出關鍵一步。